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先生认为: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时,喜欢选择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选择岗位最合适的人,大多数决策者在5分钟内就做出决策。在传统的人才选拔中,很多管理者会从个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知识水平、个人主观认知等方面来评价对方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从而导致出现以下情况的发生:
1、提拔业绩好的,到了新岗位不能带领他人创造高业绩;
2、提拔人际好的,到了新岗位团队氛围好但业绩较一般;
3、提拔情商高的,到了新岗位除了会讨大家喜欢业绩一般;
4、提拔智力高的,到了新岗位只会闷头干不关注团队成长;
5、提拔的人在原岗位干得不错,到了新岗位业绩不升反降;
6、提拔的人标准不清晰,过度关注的过往业绩未能识别综合能力;
……
管理者究竟该如何识别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岗位最匹配、最合适的?本课程结合李老师14年外资及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运用科学的人才画像标准建立、人才识别手段及工具,内部面试甄选的识人选人技巧、提问及追问的策略、通过案例、视频、工具、方法、演练、研讨、分享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员全身心投入,场景化学习,提升学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为企业选拔符合企业长期战略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 掌握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课程将教授管理者如何建立科学的人才画像标准,确保选拔过程客观、全面,不再仅仅依赖于个人喜好或主观认知。
● 提升人才识别的准确性:通过学习,管理者将掌握有效的人才识别手段和工具,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应聘者是否适合特定岗位,减少选拔失误。
● 确保选拔的人才与岗位高度匹配:课程将帮助管理者识别出那些不仅在当前岗位上表现优秀,而且能够在新岗位上持续创造高业绩的人才,确保人岗匹配。
● 促进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选拔符合企业长期战略的人才,企业将能够构建更具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团队,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优化团队结构和氛围:课程将指导管理者如何平衡团队中的不同特质,选拔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团队整体氛围和业绩的人才。
● 提高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结合李老师14年的外资及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课程将显著提升管理者在人才选拔、人才识别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
第一讲:认知篇——人才识别的底层逻辑
一、人才识别的历史
1. 西方人的见解
——素质形成的决定因素:遗传和环境
2. 东方人的见解
案例:诸葛亮的“七观”法
二、人才识别的原理
1. 岗位差异原理
2. 人岗匹配原理
3. 绩效量化原理
视频:谁是你要的人才?
三、人才识别与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建立的基础:工作分析
案例介绍:著 名公司员工素质模型的实例
第二讲:工具篇——人才识别的工具应用
演练:请您画一棵树,时间3分钟
解读:老师对学员画的树进行解读
思考:为什么您提拔的人不合适?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如何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岗位人才智慧画像
1. 人才画像的基础是岗位说明书
案例:岗位说明书的12项必备内容
2. 人才画像核心框架
1)显性因素——学历水平、专业要求、资质要求、从业经验、从业年限等
2)行为因素——与战略文化高度匹配、绩效高度相关的领导力与专业能力
3)底层因素——性格与内驱力
3. 人才画像的五叶草
1)基本信息画像
2)能力/素质画像
3)关键历练画像
4)性格特征画像
5)驱动力画像
思考:一名优秀的技术工程师的画像应该是什么样的
工具1:《关键/核心/普通岗位人才智慧画像》
小组演练:结合老师的分享,每个小组选取公司的某一个岗位,运用人才画像工具,完成该岗位的人才画像
二、如何建立侯选人能力等级——岗位能力等级画像
1. 素质能力解码:主动性
2. 素质能力解码:影响力
3. 素质能力解码:坚韧性
4. 素质能力解码:成就动机
5. 素质能力解码:概念思维
收获:掌握人才画像的工具运用,课后能够精准为岗位制定人才画像标准,为人才识别及选拔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
工具2:《关键岗位智慧招贤模型》解析
实操2:请完了上述技术/操作/文职岗位《岗位智慧招贤模型》
三、如何评价选人能力水平——岗位能力/素质等级识别
1. 岗位能力/素质评价表内容
2. 岗位能力/素质评价权重设计
3. 岗位能力/素质评价问题设计
工具3:《岗位能力/素质评价表》
工具4:《岗位能力/素质问题清单》
实操3:基于上述岗位完成面试问题及评价表的设计
第三讲:方法篇——灵活应用合适的面试方法
一、结构化面试——助力提升招聘效能
1. 简单寒暄
2. 观或听
3. 结构化面试提问(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兴趣爱好(知识广博度)、情绪控制力(压力承受力)、上进心与自信心、责任感与归属意识、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等
二、行为面试法——STAR模型挖掘侯选人动机
研讨2:过往提拔工作中是否有录取过“面霸”——面试时表现优异,上岗位后各种“不行”?想淘汰代价大,想任用,业绩,态度均不达标
1. STAR的组成要素
2. STAR面谈法中的正弦曲线原则
三、挖掘真相-有效追问
1. 追问的技巧
工具5:5W2H
2. 追问的二大技巧
3. 隐蔽问题的指向性
4. 甄别候选人的素质能力的有效提问-行为面试问题?
1)挖掘“主动性”的面试问题
2)挖掘“抗压能力”的面试问题
3)挖掘“沟通能力”的面试问题
4)挖掘“团队合作”的面试问题
5)挖掘“责任心”的面试问题
6)挖掘“人际关系”的面试问题
7)挖掘“学习能力”的面试问题
8)挖掘“决策能力”的面试问题
9)挖掘“执行力”的面试问题
10)挖掘“目标感”的面试问题
情景模拟1:运用STAR面试法面试销售岗或技术岗,现场请出一2名学员进行演练,1名扮演面试官及1名扮演侯选人,以公司实际岗位为面试案例,参考以上成果产出内容《关键岗位智慧画像》《关键岗位智慧招贤模型》进行模拟
思考:以上情景模拟中,面试官表现好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第四讲:技巧篇——如何精准识人选人
一、优化时间——面试全流程解析
1. 暖场互动——如何开场?
2. 引入正题——如何审查背景?
3. 正式面谈——提哪些问题?
4. 确认重点——如何反馈?
5. 结束致谢——如何收场?
工具5:《某上市企业面试问题库》
二、面试官提问的误区
1. 封闭式提问
2. 假设式提问
3. 无效式提问
三、提问有法——有效提问5步曲
案例:这种提问方式有何不妥?
1.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 简单的问题行为化
3. 行为的问题流程化
4. 流程的问题习惯化
5. 习惯的问题傻瓜化
四、对标有效——掌握7种提问方式
1. 引入式——让侯选人更快融入面试氛围
2. 行为式——了解侯选人的工作潜力
3. 压力式——了解侯选人的情绪管控. 抗压能力
4. 情景式——了解侯选人过往的工作情况,推断未来的工作效果
5. 动机式——了解侯选人的价值观
6. 智力式——了解侯选人的智商水平
7. 专业式——了解候选人专业水平
实操4:某岗位《结构化面试问题清单》设计
五、识人有效——面试沟通的技巧
1. 听得技巧
2. 看的技巧
3. 说的技巧
4. 肢体语言识人技巧
收获:深度挖掘候选人能力/潜力/素质/动机(如:市场开拓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决策能力、市场前瞻性思维、团队建设与管理能力、统筹能力、资源融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加精准的识别过往的经验是否符合岗位实际需求
第五讲:演练篇——基于公司人才选拔的实战应用
第一步:公司实际案例研讨与问题发掘
内容:基于公司现阶段人才提拔前期的论文情况,选取某岗位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讨。学员需阅读并分析该岗位的论文,之后提出自己认为关键的问题
目的:培养学员对论文的深入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际案例中发掘潜在问题和关注点,为后续的人才匹配和选拔打下基础
第二步:问题对接与岗位匹配度分析
内容: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将提出的问题与即将提拔的岗位画像标准进行对照,分析自己关注的点和提问的点与岗位的匹配度
目的:帮助学员理解岗位画像标准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关注点与岗位需求进行有效匹配,提高选拔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第三步:问题自我审视与改进建议
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员需要审视自己在第二步中提出的问题和匹配度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老师将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员改进
目的:培养学员的自我审视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他人的建议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选拔标准和提问技巧
第四步:论文分析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内容:老师将传授学员拿到论文后的正确打开模式,包括了解岗位胜任标准、查看论文、结合论文及岗位标准提前设计问题、提问后进行有效的追问等技巧
目的:提高学员的论文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快速而准确地从论文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为选拔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步:实战演练与反馈优化
内容:学员将进行实战演练,模拟真实的人才选拔场景,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论文分析和提问。之后,老师将给予反馈,帮助学员进一步优化自己的选拔能力
目的:通过实战演练,让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反馈中不断优化自己的选拔技巧和策略,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