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带徒弟是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底层逻辑!”
今天,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意识到,未来的竞争优势将建立在人才培育能力上,但肩负企业人才培育的核心骨干们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人才培育的问题上,岗位带教无疑是一种很普遍的培养方式。但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企业导师(管理者和企业精英们)往往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但是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性格各异的下属,并激发他们的潜能?
当前,大多数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呈现出以下痛点:
1-有项目有课程有产出,但高悬不落地;
2-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却是各教各样;
3-有机制有导师有规划,结果无法传承;
4-比行业比区域比对手,培养速度落后。
《明师优徒™》的课程从岗位带教和导师制双向奔赴的角度,基于支架教学的逻辑,从实操的角度出发,为企业培养人才,促进后浪奔涌,未来可期:
1-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快速的批量复制人才
2-以人岗匹配为前提,使企业人岗双向能快速匹配
3-以经验传承为手段,统一企业师傅带徒弟的标准
4-以输出内容为结果,产出标准岗位带教指导手册
企业收益:
1. 构建适岗带教标准:企业内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标准的带教内容标准,避免各教各样的尴尬;
2. 培养适岗精英导师:员工要适应岗位的要求,岗位带教导师的能力是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
3. 营造组织学习氛围:在组织内部形成能者优先,明者为师,培优我行的传帮带式成长氛围;
4. 锤炼一支高效队伍:导师带教能够快速批量复制人才,加快人才成长的速度和人岗匹配率;
5. 降低组织试错成本:组织最大的成本是重复犯错的成本,通过标准化带教避免导师随意教;
6. 迭代传承岗位能力:来自业务岗位的导师,会基于业务场景不断的去迭代岗位能力并传承;
7. 打造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创造价值最高的方式是培养人才,通过项目推进解决关键难题。
学员收益:
从态度/意识、知识/概念和技能/方法三方面来看:
1. 树立1种积极意识:认识到师傅带徒弟对于企业个人的价值意义
2. 学习1套实用方法:掌握导师带教技术实施的流程、方法、工具
3. 梳理1套实操手册:梳理并输出可实操的《岗位带教指导手册》
4. 建立1种关系链接:建立起师傅与徒弟之间教学相长的成长关系
开课导入:何谓“明师”?何谓“优徒”?
第一讲:启航:明认知—师徒传承现状思考
导入讨论:育才方式的抉择时刻
一、师徒源起
1. 经典实践:师徒制追根溯源
2. 薪火相传:带教的三维价值
二、现状痛点
1. 跳出误区:2个陷阱不防
2. 明晰角色:3类角色不明
3. 厘清职责:4项职责不清
三、成事逻辑
1. 导师标准:清晰导师画像
2. 最佳实践:遵循成功模型
3. 成功导向:达成双向奔赴
体系成果:导师选拔条件表
模型:带教船员模型(CREW 模型)
第二讲:护航:明关系—组织支撑师徒同频
一、组织先行
1. 关系初建:师徒配对
2. 关系缔结:仪式加持
二、系统保障
1. 确立模式:内核与机制
2. 体系全景:逻辑与保障
三、师徒链接
1. 探询入手:觉察的深度
双向练习:徒弟觉察认知探寻表
体系成果:徒弟自我觉察认知探寻话术
2. 观察入眼:风格的表现
带教测评:师徒交互风格识别
体系成果:徒弟交互风格带教策略
3. 对话入心:关键的对话
双向演练:五轮情境对话练习
体系成果:师徒五轮情境对话卡
第三讲:导航:明要素:构建场景输出标准
一、融入组织
1. 环境融入: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2. 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团队文化
案例:某企业“非常六个一”融入行动
案例:某企业5要素价值观故事讲述法
二、转身准备
1. 正视变化:理解角色变化
2. 建立认知:认知进入岗位
故事:女王敲门
双向演练:基于角色转变期的10大要项和挑战,讨论导师引导措施
体系成果:角色转变期10大要项引导策略
三、学习业务
1. 知识学习:业务应知应会
2. 技能实操:实操链接经验
案例:某企业某岗位带教内容呈现表
双向演练:按标准逻辑梳理一个岗位的带教标准内容
体系成果:岗位任务带教指导表
体系成果:岗位任务关键历练表
第四讲:领航:明落地—推动任务掌握技术
一、带教实施
1. 任务规划:三个关键
2. 过程跟踪:三个环节
二、带教密钥
1. 2种类型:发展与改进
2. 6个步骤:言传与身教
双向演练:基于案例场景演练
三、带教技术
1. 建立信任:关键基础
2. 践行技术:实操要领
双向演练:10大带教场景策略演练
体系成果:践行技术场景策略表
3. 评估技术:两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