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66-0713
TRIZ技术创新思维与方法
参加对象:适用企业:适用于有一定创新思维和文化基础的大中型组织或创业中后期组织,在原有创新底座的基础上扩展创新手段,用创新结果夯实创新文化和习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适用人员:企业中层管理者,企业业务骨干,尤其是产品部门,研发部门,运营部门,战略合作部门,市场部门。
课程费用:电话咨询
授课天数:1~4天
授课形式:内训课
联系电话:400-866-0713 19121713555(小元)
微信客服

课程背景 课程收益 课程大纲 讲师介绍

课程背景

科技创新方法先行,来自俄罗斯的TRIZ创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帮助,TRIZ(发明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科学家阿奇舒乐在研究了全世界250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完整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S进化曲线,八大进化法则,矛盾矩阵,40个发明原理,物-场模型分析,76个标准解,ARIZ等成为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TRIZ理论曾为前苏联的国家机密,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前苏联的解体,TRIZ传入欧洲和亚洲,TRIZ理论正在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应用。

利用TRIZ原理解决创新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为三步走:首先,将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标准的TRIZ问题模型;其次,针对不同的标准问题模型,应用TRIZ工具,得到通用解决方案模型;最后,将这些通用解决方案模型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之中,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TRIZ思维和方法极大提升创新,尤其是产品创新效率,我们的课程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展开。

该课程设计者曾任欧美知名消费电子品牌Sonos大中华区副总经理。

此外,主讲老师独创“右脑教学法”,为整个课程的“创新原理”部分穿插50个创新故事,带出众多方法和认知点,从而达到学得会,记得牢,用得上,课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围绕工作中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在课程结束后形成《本岗位创新初步建议书》,便于后期以项目的形式跟踪落地执行。

“右脑教学法”核心内容:无故事不创新,无连接不创新,无碰撞不创新,无迭代不创新,无榜样不创新,无冲击不创新,无系统不创新,无价值不创新

课程收益

认知TRIZ理论及案例应用,并掌握并运用TRIZ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掌握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传统思维方法,TRIZ创新思维方法)

有效运用经典40个发明原理及创新矛盾矩阵

学习运用发明及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构建并实践创新方法,产出实际创新方案

 

解决核心问题(误区):

Q创新只是产品或技术部门的事情——如何实现全领域创新

Q创新只是年轻人和天才的事情——如何实现全员创新

Q创新需要巨大的投入——如何实现微创新

Q创新是场运动——如何打造创新文化底座

Q创新很难落地——创新的落地法则,原型与测试

课程大纲

第一讲:TRIZ与创新思维简介

一、创新思维

1. 创新思维内涵

2. 创新思维特征

3. 创新思维发展过程

二、TRIZ方法概述

1. TRIZ的起源

2. TRIZ的主要内容

3. TRIZ的发展动态与趋势

三、其他常用创新方法及与TRIZ的比较

1. 头脑风暴法

2. 试错法

3. 形态分析法

4. 设问法

 

第二讲:TRIZ思维与工具

思维与工具包一:思维为先——TRIZ创新七项思维方法及案例

1. 九屏幕法

1)时间三维度(过去,现在,未来)

2)层级三维度(当前系统,子系统,上一级系统)

——3乘3构建九个创新思考维度和框架

案例:太空笔问题

2. STC算子法

——尺寸(S),时间(T),成本(C)三个因素,按照三个方向和六个维度进行变化,产生多维思考框架

案例:苹果采摘问题

3. 金鱼法

——又叫情景幻想分析法,幻想式解决构思中区分现实部分和幻想部分,不停的迭代剥离幻想部分中的现实部分,最终把创新关注点放在核心不可剥离的幻想部分,集中创造条件,解决问题,产生创新

案例:如何让空气赚钱

4. 小人法

——又叫拟人类比法,将系统组件类比为一个个有特性的小人,将小人按问题特点进行排列组合,重新审视创新机遇和方案

案例:旅客快速安检

5. 最终理想解法

——如同登山运动员需要一根绳子,抓住它才能想上攀岩,理想化解法分为理想系统,理想过程,理想资源,理想方法,理想机器,理想物质,理想解法给出具体创新目标的路径

案例:解决兔子吃草问题

6. 资源分析法

——分为现成资源,差动资源,派生资源,利用资源互相作用和衍生使用产生创新

案例:如何使凉伞产生风

7. 因果分析法

——分为因果轴分析法,5W分析法,鱼骨图分析法,因果清晰分析是产生创新的最重要一步

案例:柴油机油泵问题

小组讨论:以所在行业为例—九屏幕分析法的行业运用及方案

思维与工具包二:路径次之——技术进化八项法则

案例分析:计算机的进化

案例分析:飞机的隐形设计

1. 技术进化法则

1)提高理想度法则

2)完备性法则

3)能量传递法则

4)协调性法则

5)子系统的不均衡性进化法则

6)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8)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2. 技术进化法则应用场景

1)产生市场需求

2)定性技术预测

3)产生新技术

4)专利布局

5)战略制定时机

小组讨论:apple为例—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行业案例

思维与工具包三:工具殿后——发明原理及应用举例

1. 40个发明原理部分原理及应用案例

1)分割原理——将一个事物整体分割成不同部分,利用可分拆性和组合性实现创新,案例:分体空调与橱柜式冰箱

2)局部质量原理——改变事物组成的均衡结构,让不同部分具备不同权重的功能,实现创新案例:键盘不同区域不同用途

3)组合原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组合,实现创新

案例:组合冷热水龙头,不同温度龙头;大嘴杯

4)嵌套原理——把一个事物嵌套到另一个事物之中,发现创新点

案例:俄罗斯套娃

5)预先作用原理——预先对物体施加必要的改变,实现创新

案例:美工刀的细纹沟

6)反向作用原理——让物体和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产生创新

案例:跑步机,不用水的洗衣机

7)动态化原理——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

案例:折叠椅与101大厦

8)空间维数原理——利用事物反面,侧面,多维,倾斜产生创新机遇

案例:双层大巴,立体停车场,loft

9)变害为利原理——利用有害的因素,实现有益的结果

案例:自由女神翻新垃圾制作纪念品,地产土方做山丘景观,报废工厂做文创园

10)自服务原理——通过执行辅助或维护功能为自身服务

案例:秸秆粉碎机直接填埋施肥,品牌效应环,扫地机器人的自动回充

小组讨论:以小米生态为例-40条发明原理的场景运用

 

第三讲:实际问题转化为TRIZ标准问题并求解

转化一:运用矛盾矩阵——技术矛盾及其求解

案例分析:薄玻璃加工的矛盾——叠起来

案例分析:高层建筑的技术矛盾——台北101大厦中的减震器

1. 技术矛盾:一个作用同时产生有用及有害两种效应

2. 运用40个发明原理及矛盾矩阵解决发明问题9步走

第一步:确定技术系统名称与功能

第二步:对系统进行拆解分析,依赖关系及作用描述

第三步:定位问题所在系统和子系统

第四步:确定应改善特性

第五步:运用矛盾矩阵重新描述

第六步:查找矩阵表,获取一般解

第七步:一般解中确定一个解

第八步:讨论并将确定的一般解运用的实际解中

第九步:验证-循环

小组讨论:以特斯拉为例-矛盾矩阵运用

转化二:运用分离原理——物理矛盾及求解

案例分析:波音飞机的改进设计

案例分析:巷战中的物理矛盾

1. 物理矛盾概述

2. 四大分离原理举例

1)空间分离

2)时间分离

3)条件分离

4)系统分离

3. 运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

 

课程框架及课程模型(四天版):

第一讲:TRIZ概述,思维方法,进化法则及问题分析

一、TRIZ概述

1. 创新思维

2. TRIZ创新方法概述

1)技术进化法则

2)最终理想解

3)40条发明原理与技术矛盾矩阵

4)四大分离原理与物理矛盾矩阵

5)四大物场模型与六大一般解

6)发明问题76种标准解

3. 其它常用创新方法

1)头脑风暴法-AlexOsborn

2)试错法-爱迪生6000中灯丝

3)形态分析法-太阳能热水器参数表

4)设问法-奥斯本核验表/和田12法/5W2H法

5)其它方法与TRIZ的比较-只适用于简单创新

二、TRIZ创新思维五个方法

1. 九屏幕法-太空笔问题

2. STC-摘苹果问题

3. 金鱼法-让空气赚钱

4. 小人法-防泼溅咖啡杯

5. 最终理想解法-兔子吃草问题

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及问题分析

1. 技术系统定义

2. 技术体统的S进化曲线-婴儿/成长/成熟/衰退

3. 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1)提高理想度法则-空中加油机

2)系统完备性法则-动力/传输/执行/控制

3)能量传递法则-蒸汽机到电动机车

4)子系统不均衡法则-飞机动力学短板

5)增加动态性和可控性法则-电话的发展

6)向超系统进化法则-洗衣机打单系统到多系统之路

7)向微观世界进化法则-针式打印到激光打印

8)子系统协调性法则-人体工程学键盘

4.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应用

1)产生市场需求

2)定性技术预测

3)产生新技术

4)专利布局战略

5)分支主题

5. 系统功能分析-以眼镜和矿泉水为例

6. 裁剪策略-以眼镜和自动输液器为例

7. 因果分析法-五种因果分析法为例

8. 资源分析法-以房屋漏雨及九屏幕法为例

 

第二讲:TRZI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求解

一、40条发明原理及应用

1. 分割原理-移动家具

2. 抽取原理-芒果手机

3. 局部质量原理-好钢用在刀刃上

4. 非对称性原理-737发动机

5. 组合原理-720度摄像机

6. 多用性原理-减肥皮尺

7. 嵌套原理-折叠一切

8. 重量补偿原理-空中小屋

9. 预先反作用原理-拱形梁

10. 预先作用原理-美工刀

二、技术矛盾及发明原理求解

1. 技术矛盾概述

2. 39个通用参数

3. 矛盾矩阵法

4. 技术矛盾矩阵法求解实例-薄玻璃加工

三、物理矛盾及分离原理求解

1. 物理矛盾概述

2. 四大分离原理

1)空间分离-聪明的消防夹克

2)时间分离-万能的土地爷

3)条件分离-变焦眼镜

4)系统层级分离-挖掘机挖斗

3. 运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

1)解决步骤

2)11个分离方法

3)四大分离原理与40发明原理配合使用

4)解决物理矛盾工程参数法-巷战弯折枪

 

第三讲:TRIZ-场模型及标准解,实战案例解析

一、物-场模型及功能分析

1. 物场模型概述

2. 物场分析表示法-S1,S2,F

3. 物场模型类型

1)完整场

2)效力不足场-冰面访滑

3)不完整场-缺少工具或场-树皮与木片分离

4)有害场-碎石伤人

4. 物场分析6种一般解法

1)补齐元素-粒子对撞

2)加入第三种物质-芯片烟花

3)加入第三种场-电子磨砂玻璃

4)替代原来的场-导体中的电流

5)增加一个场-扩音器

6)分支主题

5. 物场分析步骤及应用案例

1)识别原件/构造模型/选择方法/发展概念

2)钢丸发送机弯曲部分磨损问题

3)输送废酸管路问题

二、76种标准解法

1. 标准解概述

2. 物场三模型与标准解及一般结的关系

3. 第一级八种解法举例

4. 第二至第五级概述

三、实战案例解析

——TRIZ解题流程

1. 问题描述

1)课题名称

2)摘要要求

3)SVOP描述系统功能

4)系统工作原理

5)系统存在问题

6)问题出现时间和条件

7)已有解决方案评价

8)新系统要求

2. 问题分析

1)功能分析

2)因果分析

3)资源分析

4)确定解决问题突破点

3. 问题解决

1)系统裁剪

2)物场模型及标准解

3)运用科学效应及知识库

4)矛盾技术矩阵

5)物理矛盾分离原理

6)九屏幕法

7)STC法

8)IFR法

4. 方案汇总

1)初步方案汇总

2)产生的概念方案评价

实战PPT模板:共计53页

实战案例举例:降低智能锁电容式触控按键故障率

讲师介绍
  • 咨询热线

    400-866-0713
    19121713555(微信同号)
  • 企业邮箱

    yst@yuanstai.com
  • 微信咨询

    搜手机:19121713555
    微信号:yuanstai6666

19121713555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