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发展的某个阶段,许多技术人员必须决定是继续沿着技术路线发展或者是走向管理发展路线;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某些技术人员会提拔到管理工作岗位;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有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进入到管理领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当一个技术人员提升到管理岗位后,得到的结果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增加了一个不称职的经理。
本课程将展示管理人员应有的管理思维和技能,增加管理的能力,以较高的起点、较快的速度成长,迅速实现从优秀的技术人员蜕变为称职合格的管理人。
● 系统地提升技术人员转型为管理人员的多种能力;
● 了解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同特质差异,管理人员必备的观念、知识、技能;
● 掌握如何建设和运作团队,考察、培养、使用人才;
● 掌握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执行任务、达成目标;
● 学习如何建立自我提升机制,不断磨练和提升管理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企业领导者。项目管理的理念、总体框架和思维方式。
	第一讲: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1. 职业发展的三个层次
	思考:技术人员的一般特质与管理人员的一般特质
	2. 技术、管理两类人才特质分析
	4. 技术能手当管理者的优势和不足
	5. 角色定位
	6. 管理者的六个习惯和四项基本职能
	第二讲:打造管理者的六个习惯
	导入:什么叫习惯?
	前言:培养习惯所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个人习惯一:目标导向
	测试:您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成果?
	1. 培养目标导向的行为习惯
	辩论:追求工作成果的快乐VS追求工作过程的快乐
	个人习惯二:全局思维
	看图讨论:请观察,您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您认为这三位工人终很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1. 培养全局思维的行为习惯
	2. 从多角度看问题
	3. 关注细节
	个人习惯三:要事第一
	互动:请就以下十个问题回答“YES”或“NO”
1. 浪费时间的十大主因
	2. 时间管理象限法
	互动:请找出工作或生活中属于四个象限的事情,各6件以上
	案例演练:请按时间管理象限法将王经理的工作分类并给出执行建议
	3. 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4. 培养要事第一的行为习惯
	5. 培养他人习惯的五大要点
	团队习惯四:关注优点
	1. 培养优势互补的行为习惯
	2. 珍惜差异的四个层次
	3. 提升团队成员的价值
	团队习惯五:集思广益
	导入:孟子关于“君子”的观点
	思考:它们的发明者是谁?
	游戏:集思广益
	1. 培养集思广益的行为习惯
	2. 集思广益的基本方法
	团队习惯六:创造信任
	1. 信任的两个层次
	2. 培养创造信任的行为习惯
	第三讲:履行管理者的四项职能
	职能一:计划与决策
	1. 什么叫计划?
	2. 计划中所应该包括的基本元素
	3. 目标要满足SMART原则
	4. 计划的几个特点
	5. 要摒弃的几个观点
	案例:那一组更有信心达到终点?
	数据:哈佛大学关于目标的一项调查及启示
	6. 决策的基本流程
	7. 决策的基本方法
	职能二:组织与协调
	1. 什么是组织与协调?
	2. 分派工作的原则
	案例研讨:两个小孩在争一个橘子
	案例研讨:你分派任务给你的下属,他时不时来请教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 有效分派下属工作的几个要点
	职能三:领导与激励
	1. 领导的定义
	2. 影响力的来源
	分组辩论:职权VS技能VS个人魅力
	3. 管理者的六项权利及其应用
	4. 发展管理者知名力的方法
	5. 四种领导风格及使用时机
	6. 团队成员的五种需求及其满足方式
	职能四:监控与纠偏
	1. 什么是监控与纠偏?
	案例:1995年232岁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反思?
	2. 工作追踪的步骤
	课程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