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UCA时代背景下,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腰”,正从"承上启下"进化为"价值创造中心"。其角色定位应聚焦"战略催化剂""组织连接器""人才赋能器"三大核心,通过构建"数据驱动+快速响应+生态协同"的新型管理模式,在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同时,激发基层管理者能力提升。然而现在大部分企业中层管理现状是:
1. 角色定位模糊:高层目标解码往往以上统下,中层缺乏参与感,角色失衡;
2. 管理思维定势:坚持过往的经验管理新生代,情绪对抗效能低,代际差异;
3. 赋能下属欠法:依靠公司层面培训计划执行,下属培训老三样,老生常谈;
4. 目标计划欠器,缺乏数字化管理的思维决策,计划制定欠周祥,被动执行;
5. 绩效辅导欠术,为绩效考核而考核完成任务,辅导反馈走过程,方向不清;
6. 团队激励欠魂:缺少行之有效激励手段方式,不光单一还乏味,下属躺平;
……
中层之痛本质是“系统性问题”,但做好自我的角色定位、工作管理、人员管理,团队管理不仅是中高层管理者应有的能力要求,更是打造自身职业竞争力的需要。
课程收益:
● 了解管理发展与转变趋势,学习胜任岗位的能力模型
● 反思管理角色的思维定势,理解中层管理三个定位论
● 重塑角色定位适应新形势,掌握胜任中层管理六能力
● 利用课程理论及案例工具,赋能下属确保团队高能效
课程输出:
1. 根据企业要求定制
2. 课程理论与应用工具一套(见清单)
3. 课堂工具演练输出成果
4. 课后作业格式及点评
课程特点:
1. 课前必须调研,掌握企业管理痛点,案例以企业为主,目标明确,实战有用;
2. 理论必须前置,提前发给学员阅读,课堂应用与提问,夯实基础,节约时间;
3. 工具必须演练,课堂作业必定点评,学以致用在当下,课后作业,实效落地。
前言:
一、调研问卷解读
二、管理发展新思维
1. 管理的核心——绩效
2. 三个驱动——目标、流程、系统
3. 管理的四个维度——自我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管理、团队管理
第一讲:角色重塑的能力
一、认知/误区
互动: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谁是第一责任人?HR还是部门管理者
分享: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代名词—德鲁克
1. 中层管理者的16条角色行为
现象:课堂互动与自我检视
2. 中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的区别(误区)
案例:某企业的经理与班组长对话带来的思考
二、定位/分析
1. 关于管理者角色定位: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定位
2. 角色定义
1)角:职务于职位——色:职能与素质
2)定:职责与目标——位:职权与威信
3. 管理者角色定位的“三叶草”模型
练习:本岗位的角色定位表
工具:岗位定位分析表,课堂作业,课后直接上司补充,人力资源定稿
1)本岗位角色中作为上司、下级、平级的角色履职分析
思考与作业:
1)定位思考:我的角色是什么?
2)责任思考:我的责任是什么?
3)价值思考:我的价值是什么?
4)业绩思考:我的业绩在哪里?
5)能力思考:我的能力怎么样?
三、角色重塑
新思维:“三头定位”
1. "战略探头"功能
形象来源:雷达、探测器
案例:前瞻性决策与节能降耗改善案例
2. "灭火喷头"功能
形象来源:消防设备
案例:某核电站快速解决突发问题,化解内外部危机
3. "润滑轴头"功能
形象来源:机械轴承
案例:协调部门摩擦,确保资源高效运转的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本讲小结:角色重塑思考
1. 把决策转变为执行的组织者
2. 把组织转变成高效运作的人
3. 把目标转变成结果的督导者
4. 把资源转变成利润的整合者
第二讲:沟通协作的能力
一、针对新生代沟通案例分析
思考:新生代员工的离职信带来的思考
研讨:新生代员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公司层面能改善什么?管理者能改善什么?
1. “期望值”
理论学习: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反向需求
案例:幸福体验+心理攻略
课堂交付:降低新生代员工期望值5个措施
2. 明沟暗沟
沟通技巧:同流——交流——同频——交心——交易
3. 情绪关注与沟通(《情绪定律》了解人格构成)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工具应用:认知风格,交往轻松(DISC)
本讲目标:了解风格,自我测评掌握不同风格人员的综合特质、人际关系、共同才能、沟通因子、行事风格、价值追求
授课方式:结合本公司沟通难点问题,进行情景扮演,自我感受,同频共振,应对话术沉淀。
4. 强化边界目标,打造团队一致性
1)明确目标
2)强化边界
3)发现乐趣
案例分析:某新能源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案例
二、向上沟通的技巧方法
1. 摸清上司的习性与风格
视频案例:感受并判断
课堂PK:分组,针对不同类型的上司,沟通方式及策略
2. 结构化思维表达
1)SCRTV法案例分析及应用
2)MECE分析法案例分析及应用
3)金字塔工具案例分析及应用
情景测试:向上沟通高尔夫
1)如何面对上司越级指挥
2)如何在上司发言后提出补充意见
3)如何向上司推销自己的好点子
4)如何面对与上司的意见冲突
5)如何面向上司提建议案或报告
三、向下沟通的技巧方法
1. 摸清下级的风格
视频案例:感受并判断
课堂PK:分组,针对此类型的下级,沟通方式及策略
2. 向下沟通的法则
1)信息漏斗原理
机制:管理层每下降一级,信息保真度损失约 20%-30%
案例:视频观看及观后感
2)能量守恒定律
管理实践:沟通效能=信息密度×接受度²/时间成本
情景1:00后班组长情绪化沟通致使员工流失。
情景2:班组长产生了职业倦怠、发牢骚、还影响了年轻员工
情景3:班组长好高骛远,喜欢解释
情景4:主任被员工怼了,“玻璃心”
情景5:某主任上班只是为了有份工作,敬业度欠缺
3. 情绪传导定律
管控要点:管理人员情绪状态会以200%的强度向下传导
解决方案:在经理办公室设置「情绪缓冲区」,进入车间前需完成压力指数自检
四、FQC沟通法则
1. 让对方听的进去,Fact提出方案的3个合适
2. 让对方听的乐意,Opinion观点的3个如何
3. 让对方听的合理,意见Change做何改变先后顺序
五、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1. 情景再现(本公司跨部门沟通问题分析与策略应对)
工具:STAR问题分析
研讨1:跨部门沟通障碍分类判断
研讨2:跨部门沟通过往常用的方法比对(详讲)
2. RACI责任矩阵应用
1)角色定义
2)应用步骤
3)验证规则
3)常见误区
本企业案例比对
3.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技巧
1)降低姿态,请求帮助,是和睦之道——话术练习:
2)了解流程,理解职责,是体谅之道——制度立场
3)沟通预判,坦诚感恩,是友爱之道——反思比对
4)锁定责任,奖惩量化,是法规之道——法制之道
经验分享:跨部门沟通的三讲、四定、五有
4. 跨部门沟通围绕着3个流
1)任务流:职能尽责,效率质量都可靠
2)信息流:计划变更,及时通报不误事
3)服务流:协作承诺,说到做到不误事
经验分享:跨部门沟通与协作应有的5个心态
本讲小结:沟通与协作
一、知识点回顾
1. 沟通的本质:信息、思想、情感、传递、共识的过程
2. 沟通三性:针对性、目的性、绩效性
3. 沟通对象:因人而异,了解风格是降低沟通障碍的第一要务。
二、向上沟通
1. 一定要上司放心你的人品,弄虚作假
2. 让上司器重逻辑思维表达的力,工具应用
3. 乐在工作,不做办公室怨妇,做个高情商的下属
三、向下沟通
1. 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
2.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3. 升级管理者的心智模式
1)见(观察):接纳而非评价,客观理解下属的心智规律
2)解(思考):解决而非埋怨,积极引导下属的情绪反应
3)思(决策):拥抱而非抵触,激发转变下属的行为模式
4)行(行动):引领而非应对,主动拓宽下属的认知边界
四:跨部门沟通应有的心态
1. 用建议代替直言
2. 提问题代替批评
3. 让对方说出期望
4. 诉求共同的利益
5. 顾及别人的自尊
第三讲:激励赋能的能力
一、赋能反思
1. 基层管理如何学会守规则,如何给下属讲规则,下属如何能遵守规则
1)培育反思:动机如何转化?知识如何转化?技能如何强化?行为如何固化?
2)情景分析:回顾个人当时入职从小白到独挡一面,经历了那些有效辅导?
2. 辅导反馈工具与方法
1)建立心理契约3步法
2)下属谈心5问法
3)指导下属4步法
4)正向反馈的5及能量棒
5)负向反馈BEST流程
案例分析:绩效面谈指导手册借鉴
工具应用:下属赋能“369”计划实施
下属赋能学习地图
二、激励赋能
1. 模型与解析:人们具有自我需求上升的功能,需要激励
2. 双因素理论:分析与解读
3. 管理优化-既保健情绪
正向理性:工作环境,轻松
故事案例:正向文化换气能量,激励矩阵
情景演练:优化沟通-工作交流,清晰
1)夸奖/称赞-工作文化,乐观
2)促进理解-管理政策,善意
3)艺术执法-管理姿态,公正
小结:管理行为对下属的影响-自检分析表
4. 激发动力的策略(建模)
1)做领导者-激发动力,投入事业(带动法)
2)明确使命-明白工作的意义(视频案例)
3)目标管理-明确前进的方向(目标的作用)
4)授权管理-给予信任与机会(授权的层级)
5)成就激励-达成使命的价值感(成就激励的方式,视频案例)
教练技术《平衡轮》在激励中的应用
本讲小结:赋能与激励作
——成功的管理者在工作中都会深刻认识到:只有良好地结合企业目标与下属个人目标,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使之奉献出自己的智慧、才能、责任心,去努力、去创造,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强大。
课程输出:激励技术指导手册
课程答疑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