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今天,科技与制造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产能的逐渐饱和,企业面临着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标志着传统依赖价格战和产能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维系,同时也为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来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并提升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
当前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共同决定了一个品牌的成败。对于科技与制造行业而言,优质的售后服务不仅仅是解决客户问题的一种手段,更是创造企业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客户导向思维建立:在产品高度同质化及快速迭代更新的今天,客户必须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来管理,客户的体验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而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则是每个行业得以体现差异化、个性化的核心竞争力。
2. 识别MOT关键时刻:从客户的视角、竞争的视角和行业最佳的视角重新审视服务质量,定义关键客户、洞察客户需求,识别关键时刻、设计专业服务策略,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保持竞争优势,获取客户资源。
3. 制定服务标准:通过客户满意5项标准:最快响应、专业支持、要事优先、换位思考、兑现承诺。通过反思对话和改善自身的流程,让团队服务执行力更强。
4. 提升服务管理:从客户的视角、竞争的视角和行业最佳视角重新审视服务质量,通过客户满意差距分析,制定服务提升的管理举措,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保持竞争优势,获取客户资源。
第一讲:服务管理:创新服务驱动新增长
一、时代变化
1. 市场环境的变化:从变量市场到存量市场,从新客户拓展到老客户深耕
2. 企业战略变化: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标准化产品服务到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3. 客户经营目标变化:从客户满意度到追求客户忠诚度
二、服务全周期管理
1. 体验管理模型:从单点式的客户服务到客户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
2. 服务周期管理: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运营
第二讲:服务思维:以客户为中心解读客户需求
一、客户体验金字塔
1.0初级体验:客户需求满足
2.0轻松体验:过程无须太费周折
3.0难忘体验:过程愉悦超越期待
二、卓越服务3层级
1. 良好的服务:兑现承诺、按时交付
2. 优秀的服务:高效完成、关注细节
3. 超预期的服务:超额价值、关系经营、一揽子解决
4. 卓越服务:参与客户发展、共同开发市场
三、重点客户需求分析
需求模型导入:KANO需求模型分析
1. 基本需求:服务仅仅是满足必须的需求
2. 期望需求:需求不断被满足,客户的满意度随之提升
3. 兴奋需求:引导客户的需求,创新服务,超越客户的期待
成果1:针对行业客户分析3层需求,运用KANO模型如何提供良好的服务、优秀、超预期、卓越服务?
第三讲: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标准
一、服务流程、服务高效
1. 客户旅程图:客户视角、客户的时间逻辑感受体验全旅程
2. 关键时刻MOT:与客户接触的每分每秒都是关键时刻
3. 确定5类关键触点:客户服务旅程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或触点
1)首触点:客户的第一印象
2)抱怨点:客户有过抱怨、客户最关注的环节、客户强调的基本需求
3)平淡点:这个环节客户从来没有表扬过,没有给客户留下满意的好印象
4)结束触点:最后的环节超越客户预期,更有利于口碑的传播
二、服务流程体系建设:向服务要满意、向服务要效益
1. 降低客诉:抱怨点上定策略(从提前预判到快速响应到现场补救)
1)投诉不要发生(预判机制)
2)发生尽快解决(闭环机制)
3)解决尽量超越(补救机制)
2. 提升满意:平淡点上创标准(SERVQUAL服务质量指标)
1)有形指标:服务可视化、价值可量化
2)专业指标:态度友善、技能娴熟
3)响应指标:响应、答复、解决的时间明确
4)移情指标:主动服务、灵活服务、超越客户期待
5)可靠指标:无一例外、兑现承诺
3. 创造惊喜:运用峰终定律,运用超预期、卓越服务思维为提供惊喜体验
1)设计要求:高峰或结束点
2)设计原则:低成本、高感知、简流程、易推广
成果2:制定售后服务体验之旅关键时刻优化方案 (各小组选择业务场景设计关键触点的体验方案)并进行现场汇报(演练)和老师点评
第四讲:服务督导篇:客户满意管理、科学测量
一、测量3类指标
1. 描述性指标
2. 感知性指标
3. 结果性指标
二、常见3个指标
1. 客户满意度(CAST)
2. 客户费力度(CES)
3. 净推荐值(NPS)
三、体验测量模型
1. 满意度全面系统模型
2. 重点业务测评模型
3. 即时满意度模型
成果3:根据服务旅程的关键触点对现有服务满意测试体系进行优化,为科学制定管理举措提供依据
第五讲:服务质量管理篇:体验差距分析、举措制定
自测表:通过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诊断服务差距的原因(5 GAP MODEL)
一、5大管理差距举措制定
1. 倾听的差距
1)客户体验研究
2)向上沟通机制
3)第一时间服务补救机制
2. 标准的差距
1)系统服务设计
2)制定闭环管理
3)可视化可量化的服务标准
3. 执行的差距
1)聘用合适的员工
2)持续赋能员工
3)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
4)留住最 好的员工
4. 沟通的差距:客户预期的管理
1)避免过度宣传
2)杜绝过度承诺
5. 找到差异的类型弥补差距
二、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建立
1. 解决动力问题
2. 解决方向问题
3. 解决难度问题
成果4:结合诊断差距,制定服务质量促进体验提升的方案(课后作业)
课程3-2-1总结
1. 印象深刻的3个收获点
2. 落地应用的2个工具
3. 立刻执行的1个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