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66-0713
从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专题解读
参加对象:金融工作相关人员
课程费用:电话咨询
授课天数:0.5~1天
授课形式:内训课
联系电话:400-866-0713 19121713555(小元)
微信客服

课程背景 课程收益 课程大纲 讲师介绍

课程背景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场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指出了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为未来几年金融行业、金融市场发展和改革定下了基调。

会议肯定了金融系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但也直接点明,我国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并就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提出要求。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金融领域的持续深化,是党在金融工作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具体体现。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健全,为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稳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金融运行整体稳健、风险可控。

课程收益

1.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课程结构及内容是在广泛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综合开发的自有完善的系统,相关的模型能在体系内外自洽,流程相对稳定。

2. 理论性与工具性相结合:

课程观点不会没有根据凭空捏造,所有的原则、方法都有其理论支持,科学性强。同时准备了多样化的工具能方便学员运用,有力促进学习迁移。

3. 趣味性与学习性相结合:

课程以“知行合一”的训练构架、突破传统的党课形式,以视频、游戏等方式串联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易接受。

课程大纲

第一讲:六大亮点

一、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1. 从“全国”到“中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 会议提到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3. 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4. 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建设“金融强国”

1.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

2. 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3. 会议首次指出了“金融强国”的概念,足见中央对金融领域的重视

三、金融要提供高质量服务

1. 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2.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性

3. 货币政策的“结构”同等重要

四、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1. 本次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 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3. 在风险处置和防范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4. 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

五、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1. 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2.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六、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1. 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2. 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

3. 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

第二讲: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1. 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

2. 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3. 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4. 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5. 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6. 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讲: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在价值取向上,银行与人民利益“一刻也不能分割”,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二、在经营战略上,银行坚持“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

三、在风险控制上,银行依靠“中国之治”探索“金融之治”

四、要彰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

1. 坚持自信自立,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

2. 认真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

3.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落实乡村振兴工程

五、要确保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树立大局观,坚持问题导向

1.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2.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

3. 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力度,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4.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5. 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

1. 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2.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3.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始终维护系统性金融稳定

4. 适应国内外诸多复杂的形势发展,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5. 有效推动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等

6. 培养、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

第四讲:“五篇大文章”锚定金融支持实体方向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指向更加精准。

1. 工作会议明确把科技金融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2. 在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激励作用,把相关的金融资源引向小微企业,引向绿色发展

3. 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是此次会议新的提法,体现了金融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相吻合相一致的发展理念

4. 普惠金融越来越依靠数字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来实现

——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新市民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数字化的方式获得金融支持

二、养老金融首次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1. 战略意义重大

——需要通过金融的创新养老保障来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服务

2. 市场空间非常大

——资本市场创投的最主要的投资者就是养老金。

3. 金融创新潜力大

——针对家庭个人个性化的养老金融需求,来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三、发挥数字金融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1. 数字金融具有科技性、普惠性、政策性和靶向性等鲜明特征

2.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基础设施、中小微企业、“三农”等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3. 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率,为更大范围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注入金融活血

4. 数字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会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优化信贷业务流程,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进而有利于增加经济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

5. 数字金融能够助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6. 数字金融支持经济增长需把握好三个关系

1)把握好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把握好数字金融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把握好数字金融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7. 数字金融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

1)构建和完善数字金融的生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2)优化数字金融的监管体系,构建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环境

3)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金融平衡协调发展

8. 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问题,特别是提升了信贷可得性和存款流动

四、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趋势

1. 金融科技发展逐渐向“积厚成势”的共赢阶段过渡

2. 乡村振兴成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蓝海”

3. 金融信创带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

4. 产业互联网与元宇宙数字技术融合更加深入

5. 大数据平台逐渐从部门级走向企业级建设

6. 金融科技赋能可持续金融效应凸显

7. 数字人民币加快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8. 金融科技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9. 隐私保护将成为金融数据安全的重点关注方向

10. 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更加系统

案例分析:深圳如何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基于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CCSTFI)评价

讲师介绍
  • 咨询热线

    400-866-0713
    19121713555(微信同号)
  • 企业邮箱

    yst@yuanstai.com
  • 微信咨询

    搜手机:19121713555
    微信号:yuanstai6666

19121713555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