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了。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小觑。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并逐渐看到其积极效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解读这次会议释放的重要信号?明年的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以进促稳”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鼓励我们的企业、政府和个人积极行动,在2024年通过积极进取,实现动态平衡和稳定。
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有利因素的同时,指出了六大不利因素,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政策应对或更加积极。会议要求,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和风险化解的过程中,估计会优先考虑经济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行,风险化解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货币政策首次提出与价格目标相匹配,考虑到目前价格水平较低,货币政策空间可能会超预期,降准降息空间打开。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估计仍积极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支出结构或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
会议首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可能进一步抬升。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扩张,良性循环,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民生等也是发展重点。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仍是化解风险的三大领域。
本课程将深入细致地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内容,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第一讲: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大提法
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 全文50次提及“发展”,表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2. 会议提及“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3. 宏观政策将为经济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也更重视政策本身的“增效”和政策之间“配合”。
二、实现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最佳途径可能是在服务业领域
1. 中国居民服务消费具备复苏和提升的基础
2. 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有助于以供给侧改革驱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3. 2024服务消费与新兴服务业领域投资有望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三、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2024年定调为仍保持较为积极的立场
1. “提质增效”意在改革支出结构
2. 严肃财政纪律,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
3. 开源节流并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4. 专项债或更多投向城中村、保障房等领域
四、“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 2024 年货币政策定调仍较宽松
1. “价”的传导更重“有效性”。
2. “量”的投放重视“价格的预期目标”
3. 货币政策与财政的协同将进一步增强
五、“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助打通国内大内循环堵点
1. 化债不改政府投资的“进”
——对 12 个重点省份举债的监管更加严格会议提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 展”,强调经济大省做更大贡献,有助于打消对“化债”制约政府投资的担
2. “三大工程”有助房地产行业的“稳”
——“保交楼”竣工的拉动进入尾声,民营房企资金难题待解,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偏长,“三大工程”需发挥更大作用。
3.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在对外开放策略上深化和细化,有意将外贸与国内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业态相结合,助力国内优势产业发展
第二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 政策积极度可能进一步提升,覆盖面更广
2. 货币政策可能超出预期,更具灵活性
3. 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但调整空间相对有限
4. 借助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5. 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实现良性循环扩内需
6. 防范化解三大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7.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讲: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从内生探底到外生复苏
一、新增国债对投资的提振多于消费
1. 因为新增国债的一半将于2023年四季度投入使用,所以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提速
2. 基建投资名义增速或从2023年8%左右提升到2024年的10%左右,新基建、水利和重大交通项目增速或相对较快
3. 房地产方面,跟2023年相比,2024年新房销售降幅可能不会出现大幅变化
4. 财政可能在一万亿元增发国债的基础上,还有更多的扩张,房地产投资也将高于2023年,我们更应该辩证来看
5. 预计2024年财政将继续加码,意味着实际消费增速将高于5%
二、化解债务改善地方融资条件
1. 截至今年11月初,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超一万亿元,债务率较高省市的流动性压力大幅缓解
2. 政府系列救助政策提振了市场预期,城投再融资难度降低,部分城投短期债务融资成本降幅甚至超4个百分点
3. 一揽子化债政策降低了地方债务还本付息负担,地方隐债违约风险也得以大幅缓释,地方政府可以腾挪出一定财力用于民生和稳增长
三、财政或继续加码
1. 明年财政可能往民生倾斜,阶段的潜在增长并没有像实际增长那样快速下行,财政继续加码有助于引导实际增长进一步往潜在增长
2. 回归货币政策或将继续保持宽松态势,降准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大,但降息的概率较小,部分因为财政加码降低货币宽松的必要性
3. 消费将比2023年的复合增速高一个百分点左右
4. 基准情形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速或为6. 7%左右,高于2023年的3. 5%左右
5. 基准情形下,预计2024年出口可能从2023年的-4%左右转变为2%左右的正增长
第四讲:2024中美关系与发展展望
一、美国经济概览:经济趋向软着陆、通胀中枢有抬升风险、降息时点后置
1. 美国经济趋向软着陆
2. 长期通胀中枢存在提升风险
3. 降息时点后置
二、中美关系:短期缓和不改长期缠斗,管控分歧,底线思维
1. 2023 年下半年中美建立一系列沟通机制
2. 中美关系进入到一个更为成熟的发展时期,因为缺少沟通而导致战略误判、事态升级的可能性降低
3. 2024 年大选年份下,中美关系或将迎来波动,但整体风险可控。
4. 统筹发展与安全:逆全球化趋势下把握战略主动,底线思维,沉着应对
5. 产业政策双轮驱动,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
6. 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步履不停,以和平发展的共识争取更多盟友
三、2024年可能存在的变化
1. 美联储边际转向:停止加息/开始降息是全球时长的关键事件
2. 拓展多元化外部发展空间,着力实现战略突围
3.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基建与城中村改造需增量资金供给
4. 增长动力的新变化,结构的升级优化
5.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源革命、数字经济)
6. 人民币汇率或将企稳、资金流动逐渐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