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内训师团队如何搭建?
内训课程如何设计与呈现才不枯燥?
内训课程效果如何落地,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可用?
让公司员工成为内部培训师,将他们的知识、技能萃取出来并赋能到其他员工身上,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阻隔这条路径的巨石就是目前内部的培训师不具备培训领域的专业技能。
想要培训效果落地,在内训师的培养上就需要三个方面,经验萃取、课程设计及课堂呈现。经验萃取就是结合员工的工作场景选择主题并萃取绩优者的经验,之后通过清晰化的课程设计将内容经验开发成可交付的课程,最后配合清晰化和生动的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更加多姿多彩。这样才能让课堂呈现精彩,效果更加落地。
内训师的培养关键在技能的培养。而技能的培养,则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本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和大量情境演练,在学中练、练中学、实现培训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学员能讲、会讲、愿讲,完成从学员到企业内训师的身份转变,同时产出一批课程,帮助企业成功打造内训师团队,积累组织经验,更好的传播知识、技能、价值观。
	课程收益:
	● 掌握建构主义培训三要素、内训师的职责与成人学习特点等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 掌握课程主题制定方法,并能够制定课程整体、课程目标及课程标题
	● 掌握经验萃取的四步流程,并能够进行流程萃取和深度萃取
	● 学会导课和结课的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课程设计导课和结课
	● 掌握课程结构制定和细化方法,并按原理逻辑制定课程结构
	● 掌握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的方法
	● 了解课程常用的素材类型(视频、图片、文字、案例、参考材料等)及搜索和下载方法
	● 能够输出完整课程五件套(课程大纲、教学手册、教学PPT、学员手册、考核题库)
	● 掌握PPT快速搭建框架的方法,并能独立搭建符合公司要求的PPT版式
	● 掌握PPT课件中文字,标题,图片,表格以及整体版式等处理和美化的方法
	● 使用到课程清晰化设计、生动化演绎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呈现
	● 利用身体及声音表现力,提升课堂呈现及掌控能力
	● 为企业培养一批能开发课程,能讲课,愿投入的内训师队伍
	● 巧用AI助力课程设计的方法(设计标题,搭建框架,输出教学材料)
	成果产出:每个课题组产出一份课程五件套(课程大纲、教学手册、教学PPT、学员手册、考核题库);组织学员完成课程的讲授呈现与考核。
	课程福利(参训学员赠送):
	● 全套课程设计与制作工具表单
	● 结合公司设计的PPT参考模板
	● 各种PPT制作图标、动图、音效素材
	● 课程设计与制作软件与素材下载软件
	● AI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材料的AI提示词
讨论引入: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培训是哪次?为什么?
第一部分:内容萃取与课程开发(22H)
第一讲:课程之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一、三大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
2. 认知主义
3. 建构主义
活动:搭名牌活动,大家的感悟是什么?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点
1. 建构主义教学两个角色
2. 建构主义教学三大要素
3. 基于建构主义的成人学习特点
活动:教一组词语,看你是否记得住?
三、内训师的三种角色
1. 传播者
2. 设计者
3. 赋能者
第二讲:培训主题设计与需求调查
一、培训需求调查的两个角度及调查方法
1. 需求调查的两个角度
角度一:企业角度
角度二:学员角度
案例讨论:带孩子看病的家长
2. 企业角度的需求调查方法——黄金三问
一问:学员是谁?
二问:课程针对学员实际工作中怎样的场景?
三问:希望学员的改变是什么?
成果:利用AI辅助编写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3. 用户角度的需求调查方法——场景化岗位经验萃取
1)流程化经验萃取
2)模块化经验萃取
3)场景化经验深度萃取
——原因原理、新手易错点、老手忽视点、关键动作及注意事项
4)转化为培训内容
演练:根据自己的主题,列举学习内容
二、课程之源——问题解决三角模型
——问题的三种分类
案例:过年一定要吃的酸菜馅饺子
类型一:良构问题
类型二:劣构问题
类型三:病构问题
成果2: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再次分析,输出课程内容大纲
三、课程标题的制定
1. 标题制定存在的问题
1)太长
2)太空洞
3)太普通
4)太绝对
2. 标题制定的结构
1)对象
2)内容
3)创意
成果3:输出课程标题
四、培训目标制定的ABCD法则
1. A:培训学员
2. B:行为改变
3. C:发生条件
4. D:改变程度
实操:说出给出目标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方法
成果4:根据内容大纲制定培训目标
第三讲:课程结构制定五步法
讨论:你之前的课程经得起这四个“灵魂拷问”吗?
一、金字塔原理的特点
1. 由上至下
2. 上下包容
3. 横向并列
练习:10S记住一组词语
二、课程结构制定的方法
案例:你为什么喜欢看一部电影?
第一步:确定——主要内容
活动:如果再加一个词语应该怎么加?
第二步:调整——主要内容
演练:绘制主任务结构图
第三步:主任务调节
1. 扩大
2. 移动
3. 删除
第四步:展开——课程结构细化的四个模型
1. 问原方模型
2. KSA模型
3. 时间线模型
4. 道法器模型
第五步:整理——整理输出课程大纲结构图
演练:精品课程结构拆解与分析
成果5:细化及完善自己的课程大纲结构图
第四讲:课程培训内容设计
一、培训内容的要求
1. 权威
2. 专业
3. 简洁
演练:根据素材进行简洁化处理
二、培训导课、结课的方法
1. 导课的两个角度:获得好处、逃避痛苦
2. 导课的六大方法:案例、提问、活动、视频、名言、痛点呈现
成果6:为自己的课程设计导课活动
3. 课程结课的ESI模型
E:课堂评估
S:完成回顾
I:激发学员
成果7:用ESI模型设计自己课程的结课活动
成果8:根据之前收集的信息输出课程大纲
第五讲:教学材料设计
一、课程教学材料五件套
材料一:课程描述单
材料二:教学手册(教学指导图)
材料三:学员版PPT
材料四:学员手册
材料五:考核大纲
二、教学PPT的框架搭建
1. 输出大纲
2. 级别调整
3. 生成PPT
4. 模板套用
5. 版式设置
成果9:完成PPT1.0版设计
第六讲:PPT课件的快速美化
一、PPT快速美化四步法
1. 统一字体
2. 突出标题
3. 模块萃取
4. 内容简化
5. 巧取颜色
6. 添加配图
1)图片的搜索方法
2)透明色及泛白色的设置
3)图片的裁剪
演练:对PPT单独页进行快速美化
二、素材与动画的设计
1. 设计元素
2. 设计切换
3. SmartArt法
4. 形状堆叠法
三、教学PPT四大版式
1. 封面页
2. 目录页
3. 过渡页
4. 正文页
四、利用AI辅助页面优化
1. 内容整理
2. 划分模块
3. 套用图示
4. 细节整理
成果10:制作自己的课程PPT
四、学员手册的制定
1. PPT式
2. 教材式
3. 学习活动式
五、考核大纲的制定
1. 知识类课程考核-考试试卷
2. 技能型课程考核-操作考核表
3. 课程评估试卷的制定
六、利用AI快速制定配套教学材料
1. 提供参考范例
2. 补充背景和标准
3. 材料生成与核对
4. 内容优化整理
成果11:完成学员手册的制定
成果12:完成考核材料的制定
六、课程素材的类型与收集方法
1. 常见的培训素材类型
1)视频图片
2)参考材料
3)文字字体
4)课程案例
5)PPT模板
2. 培训素材下载与收集方法
1)视频图片:短视频直接下载、ocam录屏、千库网
2)参考材料:之前的课件、熊猫办公、WPSAI
3)文字字体: 字体天下
4)课程案例:视频下载、公众号、知乎
5)PPT模板:熊猫办公,WPS
课程开发辅导(一对一反馈课程优化建议):
针对学员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辅导。辅导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课程内容选题:是否迎合公司需要,满足目标学员业务要求;
2. 课程标题命名:课程标题是否突出,是否明确对象及内容;
3. 课程结构设计:课程结构是否清晰完整,内容直接是否有逻辑性,重点是否突出;
4. 教学活动设计: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要点搭配不同的学习活动,提升课程的生动性及互动性;
5. 教学材料设计:课程材料是否完整,PPT是否简洁美观,配色是否搭配合理,PPT结构是否清晰,版式是否应用合理;
6.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是否专业,权威,无错误内容?是否进行了简洁化加工或工具化加工
7. 课程开场与结尾设计:课程展开要点前能够先吸引学员注意力,激发兴趣,结尾是否有总结,回顾或推动;
第二部分:课程讲授与课堂呈现技巧(14H)
第七讲:培训讲解与表达技巧
一、培训开场方法三部曲——打字机模型
第一步:打招呼
第二步:自介绍
案例:林依轮的自我介绍
第三步:激动力
案例:2.4分的电影如何卖出1.24个亿
成果:使用打字机模型来设计自己课程的开场
二、技术类课程要点的清晰化表达——套娃模型
活动:尝试如何将这一副图画传递给其他同伴?
套娃模型的形式:开-放-收
1. 开:给出讲授的总体内容
2. 放:讲解详细知识点
3. 收:讲解完毕,收尾
案例:视频中的教学片段如何使用开-放-收的
演练:使用套娃模型来教一组密码
实操:绘制自己的课程结构图
三、技术类课程的生动化表达——案例演绎与互动技巧
方法一:故事型案例的三感设计
1. 代入感:提问、冲突提前、痛点直击
2. 紧凑感
S:背景
C:冲突
O:选择
R:结果
E:观点
视频:视频中《饺子的故事》是如何体现SCORE的
演练:使用SCORE模型设计一个案例并进行展示
3. 画面感
1)三维:人物、对话、场景
2)五感:听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
方法二:增强互动性的提问技巧
1. 区分问题类型
2. 先封闭后开放
3. 不问没讲的
4. 借助素材
练习:如何能够做到鼓励和接纳,找角度练习
讨论:如果提出问题没有人回答怎么办?
方法三: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
1. 问题讨论
1)聚焦劣构问题
2)引导学员讨论
3)总结学员发言
4)达成全员共识
2. 案例分析——三种问题设计
问题一,案例本身相关有哪些问题
问题二,案例相关的学习内容
问题三,指导现实工作
演练:看视频,设计分析问题
方法四:成果展示——成果展示设计
1. 留作业
2. 考试、考核
3. 提问、演练
4. 回顾复盘
5. 黄纸贴
方法五:技能演练——米勒教学四步法
1. 说给你听
2. 做给你看
3. 你来做做看
4. 看你做怎样
成果13:完成PPT课件的补充与优化
第八讲:身体表现力呈现的四大技巧
一、克服紧张的六大法
第一大法:熟悉会场
第二大法:找面善者
案例:越老越凶的洪金宝
第三大法:放松肌肉
第四大法:充分准备
第五大法:腹式呼吸
案例:越来越紧张的演讲者
第六大法:肢体自信
视频:姿势改变心态
二、讲师身法表现力
技巧一:站位
技巧二:手势
技巧三:走动
技巧四:目光接触
练习:靠墙站立练习
三、声音表现力呈现的技巧
1. 声音的提示
2. 情感的表达
演练:完成一段对话的朗读
四、课堂掌控的四大法
1. 忘词的处理方法——重启、转移、跳过
2. 说错话的处理方法——停顿、重复、询问
3. 学员挑战的处理方法——借力用力、圈定范围、发动群众
4. 提问不会的处理方法——记录问题、发动群众、核对答案
案例:要命的竹子
课程呈现演练与辅导:
针对学员课程课程讲授进行辅导。辅导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课程开场与结尾设计:课程展开要点前能够先吸引学员注意力,激发兴趣,结尾是否有总结,回顾或推动;
2. 清晰化的内容讲解:在讲解知识点时,是否运用开、放、收技术体现清晰条理和逻辑;
3. 个人讲台呈现:是否恰当运用目光、手势等强化信息传递,包括:目光接触、手势、站姿和走动等;是否恰当运用声音强化信息传递,包括:重音、停顿、语速、音量;短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
4. 现场互动与反馈:课堂中设计提问互动或学员演练,鼓励学员回答,同时关注学员的反应,聆听学员回答并予以反馈。
5. 课程生动性讲解: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要点搭配不同的学习活动,提升课程的生动性及互动性;
6. 课程现场把控:现场紧张情绪调整,回应能正确理解学员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处理问题或异议。
7. 阶段性成果设计:试讲片段有无阶段性成果,成果是否与内容相关联
第三部分:内训师资格评审认证(6H)
1. 每位学员进行试讲,任选选择课程中一个10分钟完整知识片段进行讲解呈现
2. 评委打分与点评(评分表可修改)

 
		 
	 
												
											
 
						
					 
							 
							